走路時膝蓋突然「發軟」?別總以為是缺鈣,或是5種疾病的暗示

img

生活中不少人走路時,會出現膝蓋一彎,腿發軟,想跪下去的情況,這種現象俗稱為腿打軟。不少人總是習慣性地認為是缺鈣所導致,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
缺鈣確實會引起腿部肌肉乏力的現象,但也分很多種情況,腿軟除了缺鈣,也可能是疾病發出的預警信號。

 

一、膝蓋「突然」發軟?或是5種疾病發出預警

膝關節是人體內最複雜、最大的關節,主要負責運動承載體重,但它是體內最容易受損的關節之一。
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習慣,如長期久坐久站、過度運動、蹺二郎腿、運動不當等,都可能導致其出現磨損。此外,膝蓋突然發軟除了缺鈣之外,也可能是以下疾病發出的信號。

 

1、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大腿骨和小腿骨關節面之間的兩個纖維軟骨板,具有減少震盪、潤滑關節、吸收熱量等作用。當半月板損傷後,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積水等症狀,持續發展會有打軟腿、關節卡住的表現。經常打籃球、進行劇烈運動的人群,出現半月板損傷的風險較高。
 

2、骨質增生

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上很容易出現骨質增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刺。早期骨刺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症狀,隨著病程不斷發展骨刺會脫落形成游離體,當其正好遊走至關節間隙時,則容易引起關節疼痛、周圍組織痙攣的症狀出現,該症在中老年女性身上相對多見。
 

3、滑膜炎

不少中老年人都喜歡步行、爬山、蹲起鍛鍊等,但這些鍛鍊會導致膝關節反覆受到摩擦,容易讓關節囊充血、肥厚,繼而發生滑膜炎症。具體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積水,且症狀會反覆發作,後期會覺得膝關節不斷打軟,正常的活動都可能會受限。
 

4、髕骨軟化

隨著年齡增加,體內的髕骨可能會出現退化,在走路時就容易有打軟腿的症狀。
 

5、腦梗塞

腦梗會導致腦部的血液循環受阻,大腦對於肢體的支配能力會下降,處於身體末端的腿部更容易受影響,在走路的時候很可能會有不平衡、膝蓋發軟的症狀。
 

二、經常健跑鍛鍊的人和久坐不動的人,誰的膝蓋更差?

運動有益健康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人害怕在運動時膝蓋被過度磨損,在運動還是不運動間舉棋不定,那運動到底還要不要做呢?

2017年,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權威期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的研究表明:久坐比跑步更傷膝蓋。

該研究共對17項涉及11.48餘萬人的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結果發現競技跑步者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的人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的人群關節炎的發病率僅有3.5%。對此研究人員認為,過量的健身跑步可能會誘發關節問題,但普通的健身跑步,對關節健康是有好處的。

而久坐不動會導致膝關節軟骨的正常營養代謝出現障礙,大量的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讓軟骨無法及時吸收營養物質與氧氣,容易引起功能性障礙發生。
 

三、5個行為是在給膝蓋負擔,儘早改正

上文提到,膝關節的磨損與日常的多種行為相關,這幾件事如果你還在做的話,一定要儘快改正。
 

1、突然劇烈運動,不做熱身

運動前沒有熱身運動,尤其是本身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群,會給膝關節帶來巨大的壓力,其發生損傷的風險也會成倍上升。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且運動前要充分熱身。


2、久坐不動,愛蹺二郎腿

久坐不動會導致膝關節處的代謝以及血液循環速度變慢,膝關節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活動容易功能下降。而蹺二郎腿也會無形中增加膝關節的壓力,增加關節軟骨的磨損。


3、負重爬樓梯和爬山

本身爬樓梯和爬山時膝關節就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再增加重量的話無疑是在雪上加霜,會增加關節損傷的風險。


4、經常在水泥地上跳繩

水泥地面在落地的時候無法對衝擊力帶來緩衝,會給膝關節帶來較大的壓力。跳繩時最好選擇塑膠跑道,或者是在墊子上跳,對於緩解膝蓋壓力有一定好處。


5、長期穿高跟鞋

有研究發現,穿高跟鞋上下樓梯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7~9倍,且穿高跟鞋會促進女性的膝關節軟化,增加膝蓋損傷的概率。

膝關節對於我們的健康而言非常重要,一旦其出現功能性損傷,可能會讓正常的活動都受影響,所以日常一定要多保護膝關節,上述的這些不良習慣要及時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