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也痛、動也痛,肌肉筋膜炎怎麼辦?

img

什麼是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一種臨床常見,而又常被忽略或誤診的痛症。它是指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症反應,因好發於腰背部,又稱腰背肌損傷、腰背部纖維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

當機體受到風寒侵襲、疲勞、外傷或睡眠位置不當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時,可以誘發肌肉筋膜炎的急性發作;若在急性期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而轉入慢性,或是患者受到反覆的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
可能反覆出現持續或者間斷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軟無力等症狀。

 

多方面因素誘發肌筋膜炎

肩頸腰部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的急性或慢性損傷、勞損等是肌筋膜炎的基本病因,其中以慢性勞損最多見

肌肉、筋膜受損後發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於高張力狀態,從而出現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後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導致疼痛。

潮濕、寒冷的氣候環境是肌筋膜炎另一重要發病因素。濕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縮、缺血、水腫,進而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滲出,最終形成纖維織炎。慢性感染、精神抑鬱、睡眠障礙、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經常並發肌筋膜炎。
 

常見誘發因素如下:

外傷史
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傷史。肌肉、筋膜受損傷後,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留下隱患,日久而致病。

久坐久站
不少患者雖沒有明顯急性外傷史,但因久坐久站、少活動;或因工作姿勢不良,長期處於單一的特定姿勢;或因工作緊張,持續性負重,過度勞累等,日久而致病。

抵抗力低下
患者體弱,免疫功能不強或是腰骶椎先天變異(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質增生)誘發。

 

臨床常表現為3種「痛」
肌筋膜炎的主要症狀為局部肌肉疼痛及牽涉痛、肌肉緊張、活動受限,晨起或受涼時加重,活動或熱敷後緩解,部分患者可觸及痛性硬結或肌索。

 

固定壓痛點
肌腱的附著點或肌腹上有固定疼痛區和壓痛點。壓痛點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點附近或兩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處,壓痛點深部可觸及痛性硬結或痛性肌索。

局部肌肉痛
慢性持續性酸脹痛或鈍痛,疼痛呈緊束感或重物壓迫感,最常見於腰、背、頸、肩部疼痛,骶、臀、腿、膝、足底、肘或腕等也均可發生。

缺血性疼痛
局部受涼或全身疲勞、天氣變冷會誘發疼痛,深夜睡眠中會痛醒、晨起僵硬疼痛,活動後減輕但常在長時間工作後或傍晚時加重,當長時間不活動或活動過度甚至情緒不佳時也可疼痛加重。增加肌肉血流的治療可使疼痛減輕。

 

肌筋膜炎分5類
按肌筋膜炎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將其分類為腰背肌筋膜炎、臀肌筋膜炎、肩背肌筋膜炎、頸後肌筋膜炎、跖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
急性期腰部疼痛劇烈,有燒灼感,腰部活動時症狀加重,局部壓痛顯著,有時體溫升高、血液檢查可見白細胞增高。急性發作後,少數患者症狀完全消退,多數會遺留疼痛,或相隔數月、數年再次發作。
慢性者表現為腰部酸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後症狀加重,稍加活動可緩解,勞累後又加重。腰部壓痛廣泛,腰功能活動可正常,但活動時酸痛明顯。

臀肌筋膜炎
臀部酸痛不適,肌肉僵硬板滯,有重壓感,有時皮下可捫及痛性硬結或痛性肌索。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後症狀加重,活動後則疼痛減輕,常反覆發作。急性發作時,局部肌肉緊張、痙攣,活動受限。

肩背肌筋膜炎
頸、肩和背部疼痛、僵硬,有沉重感、活動不靈、肩臂酸脹及麻木等症狀。陰雨、潮濕、風寒、勞累、扭傷等可使症狀加重。患處肌肉僵硬、壓之酸痛或觸及索狀物,揉壓患處感到舒適、症狀減輕。

頸後肌筋膜炎
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工作,尤其是長期伏案、低頭工作的工種,易患此病。一般僅限於頸後部不適。主要症狀有頸後部疼痛、酸脹、僵硬、沉重、壓迫感、活動不靈,一般無神經症狀,晨起加重,活動後減輕。病情嚴重時可伴有頭痛及肩背部麻木等。

跖筋膜炎
多為長時間走路(如登山、徒步、逛街等)引起的足底慢性損傷。此外,鞋跟太硬造成對足跟的壓迫、常穿高跟鞋等也會加重足底損傷。單腳足跟疼痛最常見,也可以足弓或前足疼痛。晨起當腳剛接觸地面、準備站起來的瞬間,疼痛非常劇烈,稍加活動可減輕,行走一段時間後又加重。

積極治療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治療不及時或用藥不合理,會轉為慢性肌筋膜炎,症狀可能遷延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患者朋友一定要重視,做到遵醫囑治療。

物理治療
在非急性疼痛期,可嘗試做小燕飛、仰臥挺腹等動作,舒緩肌肉勞損。還可以遵醫囑進行物理按摩、透熱療法(各式熱浴、紅外線、超短波、微波等),這些是肌筋膜炎的基礎治療,對疼痛緩解有不錯療效,很多輕中度患者堅持理療即可治癒。

西藥治療
消炎鎮痛、消腫解痙類藥物能迅速減輕症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尤其對急性期患者療效奇佳。西醫封閉治療對很多痛點局限的患者也有特效,但要注意防止可能的併發症。

中醫藥治療
臨床經驗證實很多中藥或外用膏藥也能達到消腫、消炎和解痙鎮痛的目的,還有中醫按摩和手法(揉、壓、撥、拿、搓、叩等)也對很多患者有效。

介入或手術治療
對極少數臨床上症狀頑固、久治不愈的患者就需介入或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屬於微創治療,其中超聲引導下的小針刀或者射頻等肌肉鬆解治療效果不錯,如果療效還不佳則需開放手術切除病變組織。但肌筋膜炎常為多發性病變,手術只能解決一處症狀,故應嚴格掌握手術指征。

 

日常生活預防肌筋膜炎

預防肌筋膜炎則要求在生活中做好安全防護,避免外傷

注意氣候變化,重視保暖,防止寒濕侵襲;

控制體重,減輕腰部負重;

床墊選不軟不硬的,既有足夠支撐,又能符合人體生理曲線;

長期工作者,建議加高電腦顯示器,儘量平視或輕微仰視屏幕,或者將座椅適當降低;

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注意勞逸結合,每一小時建議起來走動一下,舒展一下筋骨;

體育鍛鍊前應先做熱身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減少足部衝擊性活動;

在進行專業訓練或強度較大運動時,要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如佩戴護腰帶、護腕、護肘、護膝、護踝、足弓護墊等。